陳銀華

發布者: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發布時間:2018-05-14浏覽次數:1352

    陳銀華,男,2012屆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畢業生。就職于上海鳴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研發總監、總經理助理。

    時光如梭,轉眼離開母校5年多了,甚是懷戀母校,懷念那時的人,懷念那時的事。

    首先,向母校彙報這五年來我的一切:五年了,在生活中,我成家了,有位漂亮的校友老婆,有個聰明活潑的兒子,在上海有了自己溫馨的小家,也順順利利拿到了上海戶口;在工作中,我從一名技術工程師奮鬥到公司研發總監、總經理助理的位置,從技術人員轉型為管理人員;在專業上,我和我的團隊獲得多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我們的産品應用于全國乃至海外地區軌道交通行業,正服務于千千萬萬的同胞。

    20126月,從學校畢業後我便到MIT(上海鳴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擔任一名軟件工程師。剛到單位加入團隊的時候,我才發現我是團隊的第一名本專業的軟件工程師,瞬間緊張起來。我在接下來的一年半個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多次請教母校老師、學長等,終于在2014年年初的時候順利完成MIT的第一個車載項目(軌道交通行業,車載項目即為地鐵項目),并且得到了用戶的驗收确認。該項目采用了全數字化的技術方案,大大規避了既有技術方案的弊端。同時,我和我們團隊也獲得了兩個設計專利和多個軟件著作權。

    作為該項目的軟件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論與實際的差異性。所以,在項目現場實施過程中,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整整一年了,我都堅持與一線員工在一起。正是因為這一年現場的工作經曆,我深刻意識到我們系統設計缺陷。在這個問題方面,我選擇了與部門領導坦白溝通的方式,讓部門領導意識到我們系統缺陷的嚴重性,繼而推進車載系統的升級,同時我也晉升為軟件主管工程師。

    就在我晉升為主管工程師的同時,由于公司戰略性調整,我主動放棄上海的工作,毅然到南京承擔南京研發中心的創建工作。在南京研發中心成立之初,整個團隊才四人,我們夜以繼日、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在各種困難中順利的完成了公司車站項目(軌道交通行業,列車站台)平台的發布。與此同時,我成功的将南京團隊組建好,并且達到20-30人的規模,同時我晉升為高級工程師,負責南京研發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當我還沉浸在那份喜悅之中時,上海團隊傳來“噩耗”,我們的車載2.0平台沒有如期推出,多個項目受到影響。我短暫安排好南京研發中心工作之後,便回到上海研發團隊。我成功的帶領上海團隊在四十天内完成了一個既有項目和四個新項目的用戶驗收工作。這在MIT的成長史上,沒有任何先例。公司董事長将這次親切的稱之為“518戰役”,并且經過公司高層一緻同意,任命我為研發總監。

    作為一名90後的研發總監,我誠惶誠恐,但是毫不退縮。我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有效的提升公司的産品質量。就在經曆了這一系列事件之後,我積極投身與車地一體化(車站與車載産品的一體化)系統的研發中去。公司在去年順利的拿到了近2億的車底一體化的項目合同,這也奠定了公司在業内相關企業中的核心位置。據我所知,目前在國内可以做車地一體化的僅僅之後兩家,其中一家的市場份額少之又少。

    2016年我所負責的研發團隊(上海研發和南京研發中心),我們共涉及到23個車站項目,7個車載項目,獲得專利6個,獲得數個軟件著作權,項目合同金額接近5億。其中,車載2.0平台的第一個項目也在今年的6月份順利載客運營,與此同時我也正式晉升為公司管理層,任總經理助理一職。在今年我先後兩次代表公司到法國與相關企業進行交流,這極大豐富了我的個人閱曆,我正在将這些先進的思想落實到我們日常研發中來,從而更好的打造MIT的研發團隊。

    工作過程中,我時刻記住常工是我堅強的後盾。在我迷茫的時候,我會請教謝班導,征求他的意見。在我技術上遇到難題懈怠時,我會回想當年我和幾位同學在Robocup機器人實驗室奮鬥場景。同時,我也有一顆開放的心,在團隊建設方面我從未拒絕過應屆生,我願意給他們機會,也相信他們可以做好,就如當年MIT給我機會一樣。

    讓我們共同獲得發展和成功是我常對團隊講的話,我相信我們每一位常工學子都會在各自的崗位上獲得發展和成功。

    最後,衷心的祝願母校越辦越紅火。


    


Baidu
sogou